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学生活动 - 正文

人居学院第一届研究生学术沙龙举行

发布日期:2016-05-31浏览量:

近日,人居学院第一届研究生学术沙龙,“与青年教师共话科研”主题活动在曲江校区西一楼四楼第一会议室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人居学院团工委主办,研究生会承办,活动旨在通过邀请青年教师分享自己的科研经历和感悟,通过青年教师与青年学生同辈交流提升广大研究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研究生学术视野,提升学院自由讨论的学术气氛。本次活动分别于5月23日和24日邀请到建环系杨肖虎老师,环境系吴一平教授同研究生共话科研历程。

5月23日晚,杨肖虎老师以风趣幽默的学院专业介绍拉开了活动的序幕。作为青年教师,杨老师与研究生的年龄相差不多,其博士阶段优秀的学业经历,自入职以来就受到研究生的广泛关注,他更像是一位优秀的学长受到学弟学妹们的崇拜。在分享中,杨老师讲到研究生的科研方向应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基础导向性,一种是应用导向性。基础导向性是以基础物理化学研究为科研内容,探索事物内在的发展机理。应用导向性更多倾向于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应用中寻求最佳的方式方法。并以自身的科研经历为例,给大家分享了学术科研中要注意的一些要点和常用的学术工具。

                 

                 

吴一平老师虽很年轻,却已拥有丰富的学术经历,并在其学术领域建树颇丰。元旦晚会上,开朗的个性,多才多艺,更是给研究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5月24日晚,终于迎来这位年轻教授与研究生的交流活动。活动开始前,吴一平老师逐一与在场研究生进行问候交流,这一亲切的举动瞬间拉近了大家与教授间的距离。吴老师以自己求学经历作为活动的开始,讲述自己在研究生二年级就着手GRE和托福考试,立志留学深造,最终在香港大学度过了自己的四年博士生活,还讲到了自己在美国的工作和生活。科研上,他着重的为在场研究生讲述了科研的准备阶段和学术论文的写作要领。他认为科研首先应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要好高骛远,科研的方向要成熟,要从模仿开始,然后逐渐创新,直至形成自己的思维。他认为,学术论文的写作一般有固定的思路和模式,研究生应该多读目标期刊的文章,掌握语句的结构和用词。

                            

                           

“与青年教师面对面”活动是人居学院研究生学术沙龙开展的初期尝试,青年教师以其学长般的温度、师者的内涵、年轻的精神走近研究生,分享科研经验、化解科研困惑、提供精神支持,得到广大研究生同学的喜爱和支持。学术研究需要专业的学术训练、行业的切磋交流、专注刻苦的学术精神,该活动不仅提升了广大研究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学术精神的流动传承。在拉近青年教师和学生距离的同时,营造自由交流讨论的学术氛围。祝愿人居学院研究生学术沙龙越办越好,也祝愿人居师生在科学研究之路上,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引领人居积极健康、向上进取的学术之风。

教师简介:

杨肖虎老师,于2010年和2015年在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曾获西安交通大学创源学术论坛第五届“学术之星”、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陈学俊研究生奖学金等;2012年赴南非金山大学进行交流访问;2015年加盟西安交通大学人居学院。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超轻多孔金属材料的热量、流体、声音输运物理性质理论研究,多孔介质强化对流传热、固液相变蓄冷/热在建筑节能上的应用等。累计发表论文50余篇,第一作者论文4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现为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员、国际多孔介质协会会员,并作为多个国际期刊和国际会议的审稿人。

吴一平教授,2009年香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同年赴美国地质调查局地球资源观测与科学中心(ASRC Federal, USGS EROS)工作,任科学家;后于2014年升任高级科学家;于2015年加盟西安交通大学人居学院,并入选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吴教授长期致力于环境变化与生态水文方向的研究工作。作为骨干参与完成了美国宇航局(NASA)、美国内务部(DOI)、美国地调局(USGS)、中港联合资助等多个大型项目。近年在国际知名刊物(如PNAS, GCB, JAMES, SR, EMS等)上发表了二十多篇SCI论文和多篇USGS专业论文。其有多篇论文入选“最热门论文”、“优秀通讯”、“关键性研究”、以及获得美国内务部水科学处高度评价;所在团队研究成果亦被新闻媒体报道。其开发的多款模型或软件(如R-SWAT-FME,Model-R Coupler)已被广泛关注和使用。

 

供 稿:人居学院团工委  李 杨

摄 影:人居学院团工委  冯 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