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学生活动 - 正文

【人居新青年】今天的学术之星

发布日期:2016-03-29浏览量:

今天的学术之星

——记人居学院青年教师杨肖虎

【人物名片】

杨肖虎,西安交通大学米兰平台,米兰(中国)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青年讲师。2006年9月入读西安交大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热流科学工程系,本科期间多次荣获学校各类奖学金。2010年9月以优异的综合成绩和突出的个人能力,被保送至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热流科学工程系硕博连读,师从卢天健教授。研究生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数十篇,多次被评为西安交大“学术之星”。2015年博士毕业并加入人居学院,成为一名青年教师。

【访谈笔录】

杨老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超轻多孔金属材料的热量、流体、声音输运物理性质理论研究,多孔介质强化对流传热、固液相变蓄冷/热在建筑节能上的应用,电子器件热管理系统方法选择和优化设计。他科研范围之广,科研能力之惊人,科研成果之突出,让每一个研究生都心生羡慕。除此之外,杨老师年轻帅气,爱好体育活动,打得一手好羽毛球。作为一个刚毕业留校的博士生,他的身上有着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良传统与科学素养。有幸在的百忙之中,杨老师愿意接受我们的采访,为人居学子积极分享他的经历和感受。

杨老师将自己的办公室安置在阳台,一抬头便是西安交大曲江校区满眼的景色,这里安然恬静,没有喧嚣。见到杨老师的时候,他正在伏案书写材料,全然不知我的出现,这让我想起了《全神贯注》里罗丹修改完雕塑径直出门,忘了房间里自己的朋友。

搞科研令研究生最苦恼的就是静不下心,不知道每天如何去保持对科研的热情。关于这一点,杨老师认为是科研本身的魅力吸引了他,去探索未知的世界、揭开事物背后神秘的面纱,这些都是非常刺激有趣的,当我们真正感受到其中的魅力,就一定会对它保持不懈的热情。我们选择读研究生,或许处于不同的理由,但汪国真说,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杨老师有着同样的看法,他说,研究生搞科研的心态很重要,不要觉得硕士生就是上上课、做做实验,到时候“混毕业”,这样你这三年过的很“舒服”,将来就会发自肺腑的感叹“书到用时方恨少”;与其这样,不如抓住生命中最宝贵的三年时光,学到更多的知识。读研这三年,最重要的是掌握一种自我学习的方法、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这是本质,不要将科研局限在自己所做的一点点研究上,能力是最终目标,为将来更大的挑战积攒能量。

作为一个研一新生,很多同学憧憬着也迷茫着。杨老师风趣地说,他很幸运,研究生初期,导师给了他一个课题,让他有了方向。但他也时常困惑自己能够做点啥出来,不过随着文献阅读的积累,他逐渐知道了自己要干啥、想干啥。我想,这不是杨老师的幸运,而是来自于他善于把握机遇与挑战自我的执着。舞台是自己给自己创造的,当我们看不清远方,就坚定地走好当下。

瓶颈,让很多研究生头痛的问题,总是在离成功一步之遥时,却不知所措。杨老师科研期间也遇到了很多瓶颈,他的法宝很简单:坚持就是胜利!他说,你天天想、时时想、刻刻想,那么灵光就会Duang的出现,稻盛和夫说是我们不够精进,所以才有瓶颈。科研条件优越了,但是现在很多研究生却都变懒了,做事拖拉,那杨老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他谦虚的认为自己也是一个拖延症患者,并建议我们在很多事情面前,先做重要的事情,一件一件来,要有一个规划,不能囫囵吞枣,都完成个半斤八两。

采访最后,杨老师告诉我,研究生除了科研之外,还应该学会适当放松。他自己在闲暇时候,也会看看电影、电视剧,散步,打羽毛球。谈及电影,他兴致勃勃的给我推荐了几部,《于无声处》、《平凡的世界》、《异形》、《指环王》、《哈利波特》,这些电影也是他最喜欢的。他希望在接下来的一年内,自己能够好好工作、好好生活,花更多的时间锻炼身体,夯实革命的基础。

采访结束,我问杨老师对我们在校的研究生还有什么话想要说的话,他微笑着说,抓住美好的青春,努力工作,迎接明天灿烂的绽放。与杨老师短暂的接触,已被他的人格魅力和科研精神深深感化。每次从中二楼走过,看见墙上的交大校训: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总是不以为然,杨老师的经历和感悟突然让我明白,如何去做一个优秀的交大人。

【感悟收获】

光阴荏苒,白驹过隙,曾经的交大学子杨肖虎也已经转而成为了我们人居学院的一名青年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这次简短访谈使我们走近了这位年轻的学术之星,聆听他给我们在读研究生同学的建议与教诲,正如李白的诗:“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所说的一样,回首走过来的这一路,看到的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时,心中的那份平静与从容。我们是交大的新一代,要提起斗志珍惜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不要等到论文上的捉襟见肘再去学习,也不要等到生病了才懂得锻炼。

责编:冯冀 李杨